卓众商用车商用汽车杂志社主办
扫码关注微信
您好,请 登录 注册

ACE赋能、创新提速、生态共融:采埃孚的中国商用车创新方程式

在全球汽车产业加速向电动化转型,以及自动驾驶、车联网等智能化技术持续突破的深刻变革浪潮下,商用车作为物流运输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正迎来技术迭代、模式创新与市场重构的全新机遇与挑战。
作为全球领先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采埃孚在中国商用车市场的战略布局备受关注。在2025上海车展期间,采埃孚集团董事会成员、商用车解决方案事业部负责人彼得・莱尔教授、博士,以及采埃孚商用车解决方案事业部亚太区总裁于素杰,就中国商用车行业发展趋势、采埃孚的技术布局与市场战略等问题,接受了《商用汽车》杂志等行业媒体的深度专访。通过此次对话,我们得以深入洞察采埃孚在中国商用车市场的创新实践与战略思考。

图片

采埃孚集团董事会成员、商用车解决方案事业部负责人彼得・莱尔教授、博士(左)与采埃孚商用车解决方案事业部亚太区总裁于素杰

发展趋势聚焦“ACE”
谈及于中国商用车市场的发展态势,彼得・莱尔指出,全球商用车变革趋势总体一致,主要围绕 “ACE” 3大方向推进:自动驾驶(ADAS及更高等级自动驾驶)、网联化(Connectivity)与电动化(Electrification)。
在电动化领域,中国已成为全球商用车行业的领跑者。2025年1季度,中国国内电动重卡市场渗透率达到20%,这一数据令人瞩目。彼得・莱尔分析,中国电动化进程的加速,既得益于政府政策的大力扶持,也源于电动卡车在众多应用场景中展现出的成本优势——相比传统内燃机卡车,电动卡车在城市配送、港口运输等场景中,凭借更低的全生命周期成本(TCO),正在成为市场的新选择。
在自动驾驶领域,中国同样展现出巨大潜力。部分特定场景已实现可观的投资回报,推动技术快速发展。例如在矿区、物流园区等封闭或半封闭场景中,自动驾驶卡车显著提升了运输效率,降低了人力成本。同时,法规也在加速ADAS技术的普及。最新发布的JT/T 1178.1/2《营运货车安全技术条件》,将AEBS(自动紧急制动系统)和EBS(电子控制制动系统)列为大部分重卡车型的强制安装项,为先进技术的推广提供了有力支撑。
网联化方面,中国一直走在世界前列。当下,中国智能商用车基本实现网联化,为车辆远程监控、车队管理、数据分析等提供了广阔空间,蕴藏着巨大的商业价值。
创新提速:加速技术创新与项目落地
面对市场机遇,采埃孚在2025年推出多项关键技术量产计划。在制动系统领域,下一代模块化制动系统平台mBSP XBS将于年内量产。该平台不仅全面覆盖ABS和EBS功能要求,支持功能安全和数据安全,未来还将推出自动驾驶版本,通过完全冗余制动系统,支持L3及以上自动驾驶,为车辆安全提供坚实保障。
ADAS领域,新一代OnGuardMAX系统充分考虑中国市场需求与法规要求,在满足欧洲GSR法规的同时,严格确保数据安全和功能安全,为中国商用车用户带来更可靠的驾驶辅助体验。

图片

采埃孚新一代高级驾驶辅助系统 OnGuardMAX

电动化方面,采埃孚动作频频。彼得・莱尔透露,中央电驱动系统CeTrax和电驱桥系统AxTrax将率先在中国落地,计划于2026年1季度在嘉兴实现电驱动桥量产,后续逐步推进中央驱动产品。这2款模块化系统集成了电机、逆变器和变速箱等组件,通过标准化设计实现高度模块化和集成化,在能耗、效率、可靠性等方面表现优异,能为客户带来出色的全生命周期成本效益。此外,专为电动商用车设计的新一代无油涡旋式电动空压机也将亮相,相比已量产的活塞式产品,其无油、涡旋式设计实现免维护,同时具备低噪声、低振动的优势。

图片

采埃孚在2025上海车展上展示的集成式电驱桥和传胜第2代混动变速箱

彼得・莱尔强调,中国是采埃孚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新技术领域,中国正发挥引领作用。因此,采埃孚越来越多的技术研发围绕中国市场需求展开,部分技术选择在中国进行全球首发或研发,随后推广至其他市场。
生态共融:专注生态圈的价值创造
随着业务的不断拓展,采埃孚商用车事业部在中国已拥有9个制造基地,产品迭代速度不断加快,对本地化制造和运营提出了更高要求。彼得・莱尔介绍,采埃孚建立了全球协同的合作机制。产品线负责产品研发与能力建设,区域则专注于生产与质量把控。产品线需确保产品技术所需能力在区域内有效建设,包括技术支持、生产支持与供应链开发能力等;区域则依据本地运营需求,决定生产布局、零部件国产化布局及速度。
鉴于中国市场的重要性,商用车事业部中国获得全方位支持,各部门协同合作,围绕满足本地需求开展工作。针对中国客户需求和法规的特殊性,采埃孚积极构建本地化能力,覆盖研发、技术、质量、生产、供应链等各个环节,致力于打造独立高效的中国团队。
在合作模式上,采埃孚也不断创新。通过与多家客户成立合资公司,建立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开展新技术研发与生产制造。例如,与远程的合作,不仅局限于产品项目,更深度融入其醇氢生态圈,展现出开放共赢的合作态度。
写在最后
在多次与彼得·莱尔和于素杰的交流中,笔者深刻感受到采埃孚商用车业务的蓬勃发展,以及他们对行业趋势的深刻洞察。
采埃孚的中国战略展现出清晰的演进路径:从最初的技术引进,逐步迈向联合创新;从单纯的单一产品供应,发展为生态协同共建。这一转变不仅助力采埃孚在中国市场保持强劲竞争力,更为其全球技术创新提供了有力反哺。
在电动化领域,中国市场积累的宝贵经验正在指导全球产品开发;在智能化方面,中国复杂多样的应用场景催生出适应性更强的解决方案;而在商业模式上,中国所践行的生态协同模式正重塑传统汽车供应链规则。 
正如于素杰所说:“在中国市场的实践,让我们掌握了在快速变革环境中保持创新活力的关键。”面向未来,采埃孚的“中国答案”或许可以概括为:以技术深耕筑牢根基,以生态协同开拓边界,在全球最大的商用车市场中,既做变革的参与者,更当创新的引领者。

图片

作者:王作函

一审:杜红武/二审:王作函/三审:于晶

——转载请注明来源:商用汽车杂志——



图片



获取文中车型询底价

发表评论

跟帖 0 参与 0
发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商用汽车事业部立场。

阅读下一篇

“大”即王道!解放轻卡大力王,创富能力就是强!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商用汽车

《商用汽车》创刊于1981年,由北京卓众出版有限公司主办,是商用汽车行业综合性汽车期刊

44 文章数
往期回顾 全部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 周榜
  • 月榜
一键咨询 返回 首页 用户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