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众商用车商用汽车杂志社主办
扫码关注微信
您好,请 登录 注册

全球混动重卡竞速:长城Hi4-G引领中国创新,欧美技术稳步推进

图片

对标斯堪尼亚!2024年3月,长城商用车正式发布智能混动重卡Hi4-G技术,瞄准500 km以上干线运输市场。该技术采用8挡DHT混动系统,以“三擎八挡十模”为核心,可实现全路况最优经济模式切换。长城商用车总裁唐海锋在2025电动车百人会上透露,这套P2+P2.5双电机架构能在第四阶段油耗限值基础上再降低15%油耗,其创新性体现在:自主研发双电机混动专用变速器;芯片级九合一动力域控系统+三合一智能网联域控系统;联合定制的混动专用发动机;高倍率充放电电池与小速比驱动桥
四阶段油耗加严和充电基础设施不完善倒逼混动重卡技术进步
当前重卡行业面临双重压力:一是政策端,2025年7月即将实施的重型商用车第四阶段油耗限值较现行标准严苛12%~16%;二是市场端,传统P2混动架构仅4%~5%的节油率,与15%的节油率要求仍有很大差距。

图片

2024年,新能源重卡渗透率达 10.8%,但主打干线长距离运输的电动重卡渗透率极低。当前新能源重卡主要集中在250 km以内的倒短运输,而 500 km以上长途干线新能源物流车受购置成本高、续航与补能受限等因素制约。有物流公司反馈,700~800 km的干线运输需至少充电5次,严重影响运输效率。
此外,在绿色转型方面,2024 年国务院发布的《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行动方案》指出,要加快物流绿色化转型,扩大新能源物流车在邮政、快递等领域的应用。高效节能的混动重卡可有效解决长途物流提效降本的需求。快递与物流企业面临电动重卡充电基础设施不完善的问题,因此高效混动技术在干线物流场景将成为有效解决方案。
长城混动重卡Hi4-G技术的降油耗技术优势

Hi4-G的破局之道,在于将P2电机与P2.5电机分工协作。P2电机集成于变速器输入端,专注高速巡航与能量回收;P2.5电机藏身变速器中间轴,专攻低速助力与扭矩补充。其搭载的8挡DHT混动专用变速器,融合了内燃机与电机的优势,可实现多模式智能切换。核心基于双电机混联架构(P2+P2.5),利用内置的行星齿轮组和双离合机构,在不间断动力传递的情况下完成8个传动比的转换。

图片

智能控制器可根据车况自动调节换挡,实现发动机直驱、串联增程及并联助力,使发动机始终运于最佳工况,从而提升燃油效率、降低排放。该变速器支持电子控制换挡,换挡过程平稳迅速,有效减小动力中断。整机结构紧凑,集成度高,不仅提升了加速响应和爬坡能力,还实现了低油耗、低排放和高耐用性,展现了混动技术在重卡应用中的先进水平。其独特设计既降低机械损耗,又提高换挡效率,在不同工况下均能保证动力平稳传递,助力重卡在长途和复杂路况中保持优异行驶性能。
欧美混动重卡发展趋势

欧美重卡混合动力系统以成熟、稳定著称,产品在高功率输出、耐用性和系统安全性方面表现突出。例如,欧洲部分车型采用氢燃料电池或增程式汽油机作为补充动力,其能量密度和续航能力已在严苛的运输环境中得到验证。此外,欧美车企注重整车模块化设计与集成,强调长期维护和售后服务网络,确保车辆全生命周期成本优势。混动系统通常搭载更大容量的电池或先进的能量回收系统,可在长时间制动或下坡时完整回收能量,进一步优化能耗,近期以增程式混动重卡为主要技术亮点。

图片

长城对标对象斯堪尼亚近期推出一款增程式重卡。该重卡长10.5 m、最大载质量40 t,由一台230 kW(峰值295 kW)的电动机驱动。电能由一台 416 kWh电池和一台120 kW汽油发电机提供。借助车载发电机(最初由汽油驱动,后来由柴油/氢燃料驱动),续航里程可达800 km。该增程式重卡配备限制燃油发电机使用量的软件,可将CO₂排放量降低至特定水平。其最高时速为89 km/h,载货量约为1 000件包裹(相当于一个可拆卸车身的容积),还可通过额外的可拆卸车身牵引拖车,计划用于柏林和汉堡之间的主干线运输。

图片

美国增程式电动卡车制造商ReVolt Motors 的动力传动系统专为重型运输设计,具备670 PS和 4 745 Nm的扭矩。与依赖不完善充电基础设施、续航里程受限的纯电动卡车不同,其燃料无关系统集成紧凑型发电机,可持续为高容量电池充电,使卡车无需外接充电器即可保持 1 931 km的续航里程,在特定应用中可节省约 40% 的燃油并减少排放。




获取文中车型询底价

发表评论

跟帖 0 参与 0
发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商用汽车事业部立场。

阅读下一篇

全球首款越野混动皮卡登场 山海炮Hi4-T全球预售22.88万元起

商用汽车

《商用汽车》创刊于1981年,由北京卓众出版有限公司主办,是商用汽车行业综合性汽车期刊

42 文章数
往期回顾 全部

热门文章

  • 周榜
  • 月榜
一键咨询 返回 首页 用户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