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产品技术以及基础设施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用新能源轻卡来跑城配已经成为了一种趋势。但不少油转电的老司机心中可能依旧会有疑虑,我们今天的采访故事的主角李师傅也曾是其中一位。作为一名个体运输户,这位从油车转向纯电轻卡的90后司机,在洛阳至郑州的往返近400公里的日运营线路上,用亲身实践给出了答案。
大电量带来的改变
李师傅曾经开过多年的燃油轻卡,在自己出来单独运输时,为了成本考虑,购入了一辆二手的新能源轻卡进行尝试,但体验结果却并不理想。
“之前那台二手电车,说是98度电,可有时候跑单趟都得充电。”李师傅回忆起之前入手的首台电车时,语气里仿佛仍带着当时的焦虑。作为运输食品的物流专线“单飞”司机,他每天需要完成从仓库到多个配送点的往返运输,最高峰时日里程突破400公里。这对车辆的续航是个大的考验,而且这还不是在夏季需要开空调和冬季需要暖风的考验下,续航缩水让他频繁陷入“中途补电耽误送货”的困境。
在这种对续航焦虑的笼罩下,他开始寻找能够覆盖自己运输距离的卡车。选项也很快出现在了他眼前,一款来自欧马可智蓝的141度大电量纯电轻卡出现在朋友圈里,“当时就想找个电量大点的,正好看到销售人员在朋友圈发技术讲解。”李师傅解释道,在听了销售人员的介绍后,他毫不犹豫地就订下了这辆车。
图注:李师傅购买的欧马可新能源轻卡
这个看似随意的决定背后,是运输从业者对“大品牌”的本能信任。他坦言自己并不懂参数配置:“那些把参数吹得天花乱坠的,反而让人心里打鼓,还是大品牌更可靠”事实证明,选择欧马可智蓝141度纯电轻卡并没有让他失望。新车的大电量电池给李师傅的运输工作带来了新的节奏,在一整天的运输中,他再也不用中途去找充电站进行充电了,以前一天要充好几次电,如今也变成了一天一充,这样的改变给他的运输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续航之外的优秀体验
除了大电量带来的续航无忧之外,在使用了一段时间之后,这辆欧马可智蓝141度纯电轻卡的其他优势也日益凸显。首先是新车的承载能力。据李师傅回忆,他之前购买的那辆二手车底盘在满载时出现“路上跑着飘”的现象,“特别是过弯的时候,总感觉车架要散架似的。”这也是促使他更换车辆的原因之一,对比起来,现在用的这辆欧马可底盘稳定性特别好,让他安心许多:“这车开着扎实,各种路况都稳得住。”
除此之外,驾驶室的大空间以及人性化设计也成了李师傅最喜欢的地方之一。“这款车的空间很大,座椅垫子也很软,座椅间也没有档把、手刹,我这体型也能躺平伸直腿睡觉。”李师傅特别提到,相较于之前车辆“腿蜷着难受”的休息体验,欧马可智蓝141度纯电轻卡的座舱设计让他在运输间隙可以好好休息、放松。
图注:宽敞的驾驶室让休息更加舒适
运营成本直接关系到卡友的收益,省的就是赚的。在问到运营成本时,李师傅介绍:“具体每公里省多少钱没太细算,但充电肯定比加油便宜,您看我这车是141度电的,晚上充电也就70-80元,可要是加油的话,一箱油120L,一箱油跑个1000多公里,费用可就需要800元左右了。如果换我这电车,跑这个距离充电费用也就200多元不到300元。这成本优势显而易见啊!”
后记:
在装货的间隙,李师傅传来了一张车辆仪表的照片,上面显示着剩余电量还有49%,续航里程剩余224公里,这意味着返程后还能剩下不少电量。
图注:返程前车辆剩余电量49%,续航里程224km
李师傅用欧马可新能源轻卡的实际使用体验证明了一点:不是新能源轻卡不好用,只是因为还没有选到合适的。在这个燃油和新能源交锋过渡的时代,从成本到续航,从性能到体验,每一次方向盘的转动,都在书写着物流行业的新能源转型篇章。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商用汽车事业部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