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众商用车商用汽车杂志社主办
扫码关注微信
您好,请 登录 注册

蒋于伟:新能源商用车动力电池发展趋势

2025年3月26日—28日,2025商用车产业发展会议在湖北省十堰市举办。本次会议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主办,以“开辟新赛道,汇聚新动能——发展商用车产业新质生产力”为主题,采用“1+1+6+N”模式,即1场闭门会议,1场开幕式暨主旨会议,6个主题分会场和其他相关对接、展示等活动,旨在深入分析商用车发展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探讨商用车产业未来发展的新趋势、新方向。其中,在3月27日上午举办的“开幕式暨主旨会议”上,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商用事业部总工蒋于伟发表精彩演讲。

ueditor_1743994854_34128.jpg

以下内容为现场发言实录: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大家上午好!我是宁德时代蒋于伟,非常荣幸能够参加商用车的年度盛会。我们这个会的主题是“开辟新赛道、汇聚新动能”,我觉得特别贴切,借此机会我想以新能源商用车动力电池的发展趋势为主题,和大家分享我们对商用车动力电池产业的发展思考。

新能源产业正在从高速发展迈向高质量发展,绿色低碳已成为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电池作为实现碳中和的重要一环,技术如何创新以尽快实现产业链的绿色低碳发展,将对我国全球新能源产业链的地位和竞争力产生重要的影响。

报告的第一个部分,想和大家分享一下商用车电动化发展的情况。

新技术给各行各业带来巨大的变革和机会,中国在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发展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采取的行动也越来越积极。以可再生能源、先进储能、新能源汽车、5G通信、自动驾驶为主体的新技术正在引领新能源和交通产业革命,不断催生新产业、新模式和新业态。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商用车的产销量持续快速增长,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新能源商用车销量达到65万辆,新能源商用车销量在国内商用车总销量中的占比已经超过20%,预计今年总量将超过100万辆,进入高速发展期。

新能源商用车的高速发展,势必对产业链的创新提出更高的要求,特别是电池的创新,下面我汇报一下宁德时代通过哪些技术创新来助力行业的发展。  

创新需要高强度的研发投入,宁德时代在电池方面的投入行业第一,在研发人员的数量上,还是在专利的布局上,都已经领先行业。同时我们也构建了多梯度的研发组织,与106所高校、29家科研院校以及6位权威院士专家深入合作,探索更多电池的新技术。

商用车是生产工具,我们本着以“兜好底、算好账、布好局的三好”电池解决方案,向商用车行业从业者致敬,坚守我们的商用车电池的产品理念,更是彰显我们的坚定决心。

怎么才算兜好底、算好账、布好局呢?我们认为首先要解决电池的安全问题,我们从微观材料一直到产品终端,也就是说从纳米级到米级全尺寸链的进行安全设计,保障电池在全生命周期的安全、可靠、稳定,为用户兜好安全这个底。

其次我们要解决电池寿命这个问题,让电池寿命更长,生命周期内的经济性就会更优,为此我们提出长寿命真质保、缓衰减大价值的理念,采用新型负极正极电解液的一些设计,来达到同年限车辆续航比友商长5%到10%的目标。然后同时在整个生命周期里,我们使用年限和使用里程也远远优于友商。

最后,就是我们要解决效率问题,在超充的布局上解决了一系列的新技术,比如超电子网正极、石墨快离子环等技术,提升充电的倍率。在当前物流车和重卡的应用场景中,我们可以做到电池的峰值通电能力达到4C,实现兆瓦级充电,为用户节省充电时间。到2027年,随着基础设施布局的逐渐完善,6C超充技术也会落地。

去年7月起,宁德时代以“天行”品牌之名,陆续发布了“天行L”“天行B”“天行H”系列产品,从轻型商用车到客车,到重型商用车,我们已经全面布局了新的电池产品。

在轻型商用车方面,我们“天行L”发布的超充版做到了4C超充快速补能,长续航版做到了500公里真实的超长续航,同时这两款电池支持8年80万公里的超常寿命质保。

在客车领域,发布的“天行B”,提升了重量能量密度和体积能量密度,同时把质保从10年做到了15年,满足客车15年周期内安全可靠运营。

在重型商用车领域,发布了超充版、长寿命版和新型的泰山架构,分别可以达到峰值4C的充电能力,15年300万公里的超长寿命,以及体积缩小40%、成组效率提升40%的泰山架构技术,我们通过高强的设计,能让我们的电池坚如磐石。

除了以上我们已经发布的产品,也在积极地布局新体系的电池,比如钠离子电池、M3P电池以及凝聚态电池,现在也都在一些场景中有应用,我们逐渐会把它导入到商用车电池体系中。

商用车电池技术的进步会加快商用车电池产业的发展,但随着整个社会对零碳的逐渐重视,只解决用车端的零碳排放还远远不够,在更多生产制造上游也需要转型零碳化,宁德时代一直致力于电池产业链的零碳化转型,下面我向大家汇报宁德时代在零碳方面所做的工作。

大家知道《欧洲电池法》已经实施,对电池产品碳足迹的实施强制性管理要求,明确提出在2024年要求企业公开申明其电池产品的碳足迹,2026年实施分级管理,2027年实施强制性准入,2026年之后每个电池都要有电池护照,记录碳足迹信息,意味着产业链要尽快实现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已经不是可选项,而是必选项目。

锂电池生产整个生命周期碳足迹中,宁德时代这种企业自身的碳排放只占了3.16%,大概在15%的水平,更多是在上游的碳排放。宁德时代首先解决自身的碳排放,在2023年就发布了零碳战略,目标到2025年实现核心运营的碳中和,到2035年实现价值链的碳中和,为此我们加大零碳投入,使用零碳电力,推进零碳制造和零碳工艺,以及建立零碳工厂,目前已经拥有了9座零碳工厂,在电池行业里也是遥遥领先。

同时推进了“CREDIT”计划,在研究了多个标准体系框架下,根据产业链的实际情况,所做的针对供应链的工具,根据综合评估的大数据,帮助产业链上的企业找到可持续发展的路径。我们希望通过CREDIT带动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增强可持续、绿色、低碳发展的意识,实现整个供应链的资源高效利用,降低对环境的影响,达到效益最大化,从而提升整体绿色竞争的优势。

新能源产业因创新而兴、因零碳而盛,宁德时代愿与产业链上的各位合作伙伴一起抢抓绿色发展机遇,共同为产业链的可持续和高质量发展贡献最大力量。

我的报告完毕,谢谢大家!

(注:本文根据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嘉宾审阅)

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获取文中车型询底价

发表评论

跟帖 0 参与 0
发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商用汽车事业部立场。

阅读下一篇

宋志明:跨界融合创新是促进机械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中国商用车论坛

66 文章数
往期回顾 全部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 周榜
  • 月榜
一键咨询 返回 首页 用户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