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央气象台1月23日发布的最新消息显示,全国即将迎来今年的首个大范围寒潮天气。1月23日至27日,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将先后下降8~12℃,全国将出现大范围雨雪和大风降温天气。这次寒潮影响范围广、局地降雪强、气温变化剧烈,恰逢春运返乡高峰期,将对这场春运“大迁徙”带来不小的挑战。
1月23日上午,交通运输部召开春节假期防范应对自然灾害风险动员部署会。交通运输部党组书记、部长刘伟指出,要抓紧抓好近期恶劣天气防范应对工作,及时研判应对,强化力量预置,针对低温雨雪冰冻防范、路网疏堵保畅、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服务保障等,要压实各方责任,确保措施落实到位。
与此同时,辽宁、河南、山西、陕西、甘肃等多地交通运输部门也提前制发工作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密切关注天气变化,采取有效措施做好防范应对雨雪天气准备,全力保障交通物流“大动脉”和“微循环”畅通。一场全力以赴“战冰雪,守归途”的行动,正悄然拉开序幕。
西北地区,首当其冲 全力以赴“战冰雪”
据中央气象台预计,本次寒潮过程路径偏西,将自西向东陆续影响我国。其中,23日,寒潮将率先影响新疆,24日影响西北其他地区,25日至26日影响中东部大部,27日继续影响东北地区、江淮东部、江南、华南等地,各地气温将普遍下降8至12℃。
在新疆,面对强寒潮天气给道路交通、民生保障、生态环境以及群众出行安全带来巨大考验,新疆交投集团运营公司提前谋划,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强化“警企联防”“一路四方”联勤联动工作机制;依托自媒体和新媒体,重点培育“短视频+直播”服务体系,广泛发布气象预警信息,动态更新路况和交通管控信息;在“新e畅行”小程序接入交通运输部“e路畅通”小程序功能,实现全国高速公路“一键呼救”,持续为新疆高速公路安全畅通保驾护航。
在青海,高寒高海拔加之低温雨雪天气,同样对道路保通保畅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青海交控积极部署,在峡口隧道、蔡家山隧道出入口、老鸦峡段、青沙山段、青沙山隧道出入口及六台沟大桥等地布设充足融雪剂和防滑料,同时加强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加大对桥梁、隧道、长大陡坡路段的巡查力度,细化事故多发路段和隐患路段排查,严格落实值班值守制度,做到人员、物资、设备三到位,努力营造安全畅通和谐的节日氛围。
中东大部地区,严阵以待 闻雪即动保畅通
据气象部门预测,此次寒潮将在25日-26日影响中部、东部大部分地区、27日继续影响东北地区。
在北京,北京市交通委开启节前公路除冰除雪专项演练通过对前置力量、集结队伍、上报雪情、联动作业各环节全方位模拟“体检”,以“演”筑防,以“练”促战,做到“雪中路通、雪后路畅”。
在辽宁,辽宁交通紧盯重点环节,切实加强重大风险防范和安全监管。督促运输企业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和路况信息,加强重点营运车辆动态监管,具备安全通行条件时,及时加装防滑链,防止雨雪冰冻路面打滑。
在湖北,湖北交投加强同气象、交通、文旅等部门的信息共享,及时掌握相关部门和辖区发布的预警信息动态,多渠道向司乘人员发布路况及天气预警,科学设立防冻防滑物资储备点,做到“闻雪而动、下雪即除”,确保恶劣天气下高速公路不发生大面积、长时间拥堵。
在河南,河南交投集团召开春运保通服务视频调度会,高度重视破冰除冰工作,严格落实“三级除雪”的时效标准,将综合除雪破冰养护车调配至连霍豫西段,在实战中检验性能;延续高速公路项目建设公司对口支援运营管理单位的工作机制,尽快建立协作关系,确保包保到位。
在陕西,面对此次恶劣天气可能给高速公路交通带来的严峻挑战,陕西交控集团迅速行动,全面启动应急预案,适时合理撒布融雪剂、防滑沙,采用 “滚雪刷+除雪铲+融雪剂撒布车”的梯队方式,不间断开展除雪作业,同时积极运用科技手段,利用无人机等设备对路面和匝道互通区积雪情况、处置效果进行巡查,及时高效处置。
华南地区,细化措施 抗冰保畅护平安
此次寒潮实力强劲,降温地区直达了广东、上海等华南部分地区,一些地方很可能还会出现降雨降雪天气。
在上海,上海轮渡做好船舶的车、舵等关键部位的防冻;上海地铁全路网各车站对防寒防冻物资、工具等进行梳理清点,确保及时补给,各检修班组重点加强对给排水、消防水、地面冷却塔等设施设备的全面检查,确保寒潮来临时运营生产安全有序。
在广东,广东省气象部门预计,受寒潮影响,新一轮强冷空气将于春节前袭粤,届时,广东省部分区域将降至0℃以下,或出现下雪、冰冻和霜冻天气,广东印发《广东省交通运输行业春运及春节假期安全生产重大风险隐患排查整治暨自然灾害隐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提出将重点检查易受冰冻雨雪影响、地质灾害风险点等路段的隐患排查整治,为春运、春节假期及一季度交通运输行业安全稳定保驾护航。
40天的春运,面对各种极端天气,各级交通运输部门正未雨绸缪全面部署,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事事心中有底”的行动力,抓紧抓实抓细各项工作,让老百姓能够真正出行平安、回家过年,过一个快乐祥和美好的节日。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商用汽车事业部立场。